画是谁写的,画是哪代诗人写的( 四 )


全诗读起来,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,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,但那种梦想只是在人的心灵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中才能够想起 。 但不可得已是事实,诗人唯有带着淡淡的幽思去寻觅世间最后的能够寄托情怀的东西 。 人已去,空留花,人又来,鸟不惊,没有永恒的美丽,而一切的美丽都将隐于虚幻 。
王维寄托情怀于物,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忧伤,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无穷,历来为人传诵 。
但也有人说这首诗并不是王维所作,而是南宋僧人道川禅师所作,道川注释《金刚经》时,作了一首写佛学道理的诗 。
【画是谁写的,画是哪代诗人写的】还有人说这是明代唐伯虎所写,有一次他去杭州西湖游玩,发现西湖断桥的桥头栏杆上有一道填空题:X看XX色,X听XX声 。 X去XX在,X来XX惊 。 唐伯虎一看,起了写诗的兴致,于是把这道题填补全了 。

画是谁写的 清朝人高鼎所作
高鼎:具体生卒年代不详 。 字象一、拙吾,浙江仁和(今浙江省杭州市)人,主要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,是清晚期以为不出名的诗人 。
高鼎生前作品流传不多,但有二首至今仍脍炙人口 。
其一是有关放风筝的《村居》:
“草长莺飞二月天,拂堤杨柳醉春烟 。 儿童散学归来早,忙趁东风放纸鸢 。 ”
其二就是这里提到的《画》:
“远看山有色,近听水无声 。 春去花还在,人来鸟不惊 。 ”

有人说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 。 但是,遍《全唐诗》,在王维的名下,没有这首诗;而且整个《全唐诗》里,也没有这首诗 。

还有一个说法:相传,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一次在杭州散步,至断桥,发现桥头栏杆上有一道填空诗:□看□□色,□听□□声 。 □去□□在,□来□□惊 。 唐伯虎看后即兴补白,于空白处题上字,补成一首绝妙好诗《咏画诗》:“远看山有色,近听水无声 。 春去花还在,人来鸟不惊 。 ”

其实后两种说法都是无稽之谈 。
高鼎
高鼎(dǐnɡ),字象一、拙吾,浙江仁和(今浙江省杭州市)人,是清代后期诗人 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