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拆线的伤口怎样护理,伤口拆线后两周后有针刺感( 二 )


(2)凹陷形瘢痕:对小范围且较表浅的凹陷形瘢痕 , 多采用局部组织充垫法治疗 。 即切除瘢痕伤薄层上皮 , 潜行分离瘢痕两侧的皮下组织 , 逐层缝合供充垫凹陷之需 , 凹陷即可消失 , 外观也随之改善 。 如范围虽小 , 但较深的凹陷相瘢痕 , 则需采用局部脂肪瓣或肌瓣的转移 , 或真皮、脂肪、筋膜、软骨、骨组织的游离移植 , 或组织代用品植入的方法 , 才能将凹陷彻底充填平整 。 凹陷行瘢痕范围较大时 , 则需采用局部皮瓣、肌皮瓣或游离组织瓣移植的方法改善外形 。
(3)萎缩行瘢痕:因此类瘢痕对功能和外观影响较小 , 故通常不需要治疗 。 位于机体外露部位因色泽不同有碍外观者 , 如面积较小且在适合部位时 , 可考虑切除缝合术 , 或瘢痕切除局部皮瓣转移术 , 以改善外观 , 若范围较大者应考虑皮肤摩擦术 , 但能否达到手预期目的颇难预料 。 若瘢痕与深部组织粘连有损功能时 , 应彻底切除瘢痕 , 皮瓣覆盖修复创面 。
(4)增生性瘢痕:因为增生性瘢痕有自行退变软化的可能 , 故不特殊原因 , 应先行非手术治疗 , 如弹力压迫疗法、药物疗法和放射疗法等 。 尤其是弹力压迫疗法对预防增生性瘢痕的形成非常有效 。 放射疗法应慎用 , 特别是瘢痕面积较大 , 患者年龄偏小者 。 早期手术疗法仅适用于增生性瘢痕位于特殊部位 , 如眼周、口周和鼻孔等部位 , 为保护视力 , 早期解除进食困难和恢复呼吸通畅 。 一般情况下治疗增生性瘢痕应采用非手术疗法和功能锻炼法 。
二、非手术治疗
(一)压力疗法
压力可使瘢痕组织中的血供量减少 , 造成相对缺血 , 使氧分压下降 , 二氧化碳分压上升 , 血管数量减少、管径变细 , 当加压在6~8个月时可见血管内皮细胞发生退变 。 这种缺血、缺氧状态使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抑制 , 胶原纤维生成大大减少 , 病使原来瘢痕组织中呈漩涡状排列的胶原纤维呈平行排列 , 从而导致瘢痕变薄、变软 。
压力疗法应在伤口愈合或接近愈合时尽早施行 , 因为机械压力对预防瘢痕增生较之治疗效果要明显得多 。 小的创面存在并不防碍压力疗法 。
(二)药物疗法
1.瘢痕内注射法:常用药物为醋酸去炎松 , 每次剂量10~40mg 。 为减轻疼痛 , 用2%奴夫卡因等量稀释 。 康宁克通效果也不错 , 只是价格偏贵 。 因用普通注射器很难将药物注射如瘢痕组织内 , 故应使用无针注射器 。 注射前用碘酒、酒精作常规消毒 , 注射点间距0 。 5cm , 每周一次 , 4~8次为一疗程 。 其作用机理有①抑制成纤维胶原蛋白的合成 。 ②使成细网细胞发生退性变化 , 减少胶原纤维的生成 。 ③线粒体空泡化 , 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生 。 ④损害内皮细胞 , 减少瘢痕血供 , 是PO2下降 , 有助于螺旋状胶原的重新排列 。
2.音频电药物导入法:在音频电疗的电极下加一药垫 , 药垫内浸有10%碘化钾溶液 , 碘离子有软化瘢痕的作用 , 音频电流与碘离子的作用相结合 , 使治疗效果更好 。
3.瘢痕软化膏:(第四军医大学西京以医院研制)内含丝裂霉素 , 每日涂抹4~5次 , 止痒、缓解局部不适效果明显 , 简称外用3月~1年有明显的预防瘢痕增生的作用 , 对已形成的增生性瘢痕 , 外用可加速其成熟软化 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