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纸,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宣纸

关于安徽宣纸的传说:
关于宣纸的起源在泾县有这样一个传说:东汉造纸家蔡伦死后 , 他的弟子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业 , 很想造出一种世上最好的纸 , 为师傅画像修谱 , 以表怀念之情 。但年复一年难以如愿 。一天 , 孔丹偶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倒在溪边 。由于终年日晒水洗 , 树皮已腐烂变白 , 露出一 缕缕修长洁净的纤维 , 孔丹取之造纸 , 经过反复试验 , 终于造出一种质地绝妙的纸来 , 这便是后来有名的宣纸 。宣纸中有一种名叫“四尺丹”的 , 就是为了纪念孔丹 , 一直流传至今 。胡侍的《珍珠船》中说到在唐高宗时 , 宣州有个修行和尚 , 为了抄佛经《严华经》 , 曾奉旨栽培了许多楮树 , 用以制造宣纸 。宣纸的原料是檀树皮 。楮树类似檀树 , 可能是这个和尚或 者作者把檀树误认为楮树了 。《新唐书.地理志》载有:唐代“安徽宣州府产宣纸 , 年年进 献皇帝 。”可见 , 宣纸那时已有名声了 。
【宣纸,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宣纸】安徽宣纸的特点:
泾县宣纸以细薄、绵韧、洁白、紧密、墨韵层次清晰、色泽经久不变、不蛀不腐、卷折无损为特点 。
安徽宣纸现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。

    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