鼠药中毒潜伏期多久,鼠药中毒进入血液多久排掉


若是中了老鼠药的毒 , 怎样才能解呢?灾区通常会用大量的杀虫剂和灭鼠剂 , 有时会造成人员中毒 。 我们应该对这些危害有所了解 , 尽量避免这些危害的发生 。

(一)灭鼠药中毒

可经胃肠道、呼吸道及皮肤吸收 , 多为高毒 。 目前 , 农村中常用的灭鼠药有磷化锌、安妥等 。 在投药灭鼠时 , 由于放置不慎 , 易误食鼠药毒饵 , 造成中毒 。 尤其是小儿易误取吞服中毒 。 误服灭鼠药 , 出现中毒症状 , 快的几小时 , 慢的2~3天 。 中毒的感觉也各不相同 , 早期表现为恶心、呕吐、食欲减退、腹痛、头痛、背痛、关节疼痛、头晕、乏力、口渴、嗜睡、怕冷 , 严重者有抽搐、昏迷等症状 。 继之出现不同程度和部位的出血症状 , 如鼻出血、牙龈出血、便血、尿血、阴道出血、皮下出血等 , 严重者可发生出血性休克或脑出血、蛛网膜下腔出血 , 甚至危及生命 。 如发现灭鼠药中毒 , 可作如下处理:

(1)催吐——应马上用手指或筷子刺激咽喉、舌根催吐 , 将毒物吐出 。 催吐后 , 再快速饮清水300~500毫升 , 并再次催吐 。 如此反复多次 , 直到吐出的水澄清无毒物为止 。 此外还应注意:

①磷化锌中毒时 , 应禁食油类食物及牛奶、鸡蛋、肥肉等脂肪性食物 , 以防磷溶解 , 加剧中毒 。

②如果是安妥中毒 , 应忌食脂肪类及碱性食物 , 要少喝水 , 禁用碳胺氢钠(小苏打)、肥皂水洗胃 , 以免加重中毒 。

(2)洗胃——紧急去就近医院洗胃 , 对症进行治疗 , 并遵医嘱进行相关处理 。

(3)导泻和利尿 。

我国明文规定禁止使用的灭鼠药有氟乙酰胺、氟乙酸钠、毒鼠强、毒鼠硅及甘氟 。 但现阶段我国灭鼠药的管理存在一些问题 , 使得非法厂商生产、销售禁用灭鼠药的行为仍较为普遍 。 大众安全使用化学品知识尚未普及 , 这又为禁用灭鼠药泛滥提供了条件 。 近年的调查资料显示 , 禁用灭鼠药占了灭鼠药市场总份额的2/3以上 , 临床上常见的是毒鼠强、氟乙酰胺和氟乙酸钠中毒 。

(1)毒鼠强属剧毒类化学物 , 为白色晶体或粉末状 , 几乎不溶于水 , 工厂生产出的原药为白色粉末状固体 , 纯度20%~50%;市场销售的产品为每千克原药和面粉(米粉等)200~400千克 , 并添加引诱剂制成 , 多为白色粉状固体 , 没有特殊气味 , 也有制成袋装的产品 。 包装上多标为“四二四”、“三步倒”、“原子能灭鼠王”、“气体灭鼠剂”等 。

(2)氟乙酰胺属高毒类化学物 , 为白色、无臭、无味固体 , 易溶于水 , 易吸收空气中水分而潮解 , 在碱性溶液中水解 , 水解产物为氟乙酸 。 市场上销售的有混含氟乙酰胺灭鼠剂的产品 , 成品多为白色粉状固体 , 包装上多标为“灭鼠王”、“邱氏鼠药”、“灭鼠灵”等 。

(3)氟乙酸钠毒性较氟乙酰胺高数倍 , 为精细的白色粉末 , 有淡的醋酸味 , 溶于水 。 在潮湿条件下 。 与铝反应生成氢气 。 因性质不稳定 , 所以占市场销售的禁用灭鼠药的比重较小 , 但近年来仍有数起氟乙酸钠引起的重大中毒事件发生 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