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种植方法】芡实的种植方法和管理要点


【种植方法】芡实的种植方法和管理要点

文章插图

芡实属睡莲科芡属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芡的种仁, 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, 在我国散布很广, 华东各省的面积较大, 喜温湿情况, 适应性强, 喜暖和水湿, 不耐霜冻和干旱, 以土层深沉坚实、富含有机质的湖荡土种植为好, 上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芡实的栽种手艺吧!
收获育苗
长江流域于4月上旬浸种, 水温白昼坚持在20~25℃, 夜间则在15℃以上, 经10多天收获 。 收获前5~7天, 在田中开挖好2.0~2.5米见方、深15~20厘米的育苗池 。 清整后注水10厘米左右, 等泥廓清沉实后, 将已抽芽的种子近水面悄悄放下, 每池约可下种5公斤 。 育苗时不克不及断水, 水深随芡苗发展可逐步加至15厘米左右 。 芡苗心叶不克不及被泥湮没 。
移苗假植
1、芡实种子收获后1个月左右, 当幼苗已有2~3片箭形初生叶时便可移苗假植 。 5公斤种子约需0.2~0.4亩秧田, 按此规范在移苗前把秧田预备好, 秧田中注水15厘米左右 。 在育苗池中移苗时带子起苗, 就地洗净根上附泥, 幼苗以35~50厘米见方的株行距移栽秧田内 。
2、栽苗时只需把种子和“抽芽茎”栽入土中便可, 切忌湮没心叶 。 秧田不克不及断水, 刚假植时坚持15厘米左右, 返青后再逐步加深至30~40厘米 。 定植前按大田或湖荡水位, 逐步加深秧田水位, 使芡苗定植后能顺应深水的情况 。
合时定植
1、在6月中、下旬芡苗圆盾状后生叶直径达25~30厘米时便可定植(每5公斤种子的芡苗约可定植8~10亩大田), 定植前按2米(紫花苏芡)或2.3米(白花苏芡)见方的株行距(亩栽125~166株)开穴, 穴挖成下面正方形(边长1.4米左右), 上面锅底形, 深15~20厘米 。
2、开穴时要肃清杂草, 并施入过量基肥, 过1~2天待穴内泥水廓清后就可移苗定植 。 芡苗栽于穴的中间, 深度以刚湮没根和地下茎高为度(心叶顶端必需露在土外), 普通7~10天就可返青 。 湖荡种芡, 定植前先按株行距栽茭草定点, 定植时可按潭草的地位扒塘和种芡 。 在芡叶直径有70厘米左右时, 可把潭草悉数拔掉 。
田间管理
1、芡苗栽活后至多要停止1~2次查苗补缺, 包管全苗, 定植时水深不宜浅于30~40厘米, 成活后可逐步添加至70~100厘米, 最深不宜超越1.2~1.5米 。 在浅水稻田种芡, 水深以坚持30~40厘米为好 。
2、芡苗栽种时在芡叶封行前依据杂草发展状况耘田除草3~5次, 耘田除草可连系壅根, 即在耘草时应逐次将穴边土壤向穴中推动壅根, 操纵时不克不及毁伤植株, 施追肥可与耘草壅根相结合 。
3、芡苗的施肥体式格局普通采取肥球深施(封行前)或根外喷施(封行后), 肥球是用土壤和肥料沤制而成 。 每100公斤细土加50公斤腐熟粪肥、20公斤尿素、20公斤过磷酸钙和10公斤氯化钾 。 施肥时把捏成鹅蛋大的肥球, 平均地塞在根系周围的耕作层内 。
4、芡苗开花结实期于睛天黄昏在叶面喷施几回磷肥(0.2%磷酸二氢钾)和硼肥(0.1%硼酸), 能分明地提高产量和质量 。 7~8月份水温高于35℃以上时应在早晨常常泼凉水于叶面, 以下降叶面温度, 增进开花结实 。
病虫防治
1、叶斑病
【症状】病发早期叶缘有很多圆形病斑, 初为暗绿色, 后转为深褐色, 偶然具轮纹, 极易腐烂穿孔, 湿润时病斑上生鼠灰色霉层, 病重时病斑可连分解片, 使整张芡叶腐朽 。
【防治】芡叶斑病除轮作和不偏施氮肥外, 还可叶面喷雾甲基托布津(70%可湿性粉剂)800~1000倍液, 或多菌灵(50%可湿性粉剂)400~500倍液 。

推荐阅读